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10月13日訊(記者 李云云)“麒麟的每一個動作都藏著故事,剛才跟著師傅學擺姿勢時,我好像摸到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!” 剛結(jié)束舞麒麟體驗的一位小朋友,額角帶著汗珠,眼神里滿是興奮。10月12日,龍崗街道五聯(lián)社區(qū)開展“小小傳承人”青少年非遺研學活動,50名小朋友沿著精心設(shè)計的研學路線,“沉浸式”體驗舞麒麟、皆歌、潮彩、舞龍四項非遺技藝,在實踐中感受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研學首站來到朱古石麒麟館,省級非遺“龍崗朱古石舞麒麟”傳承人手持麒麟頭模型,向?qū)W生們講述這項技藝的百年傳承史。隨著鑼鼓聲響起,老師還演示了經(jīng)典動作,學生們爭相上前,在師傅指導下學習基本套路?!耙郧爸辉趶R會上見過舞麒麟,今天自己穿上道具才知道,看似簡單的搖頭擺尾,要練上幾個月才能有韻味。” 參與體驗學生說。
在龍崗皆歌傳習基地,市級非遺傳承人用客家話唱起經(jīng)典曲目,悠揚的旋律瞬間拉近了學生與這項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的距離。“皆歌最特別的是‘即興創(chuàng)作’,看到什么、想到什么都能唱出來。” 非遺傳承人現(xiàn)場教學生們編唱,稚嫩的歌聲與方言韻律交織,讓傳承基地充滿生機。
當天,深圳市斯達高瓷器有限公司內(nèi),同學們欣賞了精美的潮彩瓷盤繪制,從勾線到填色,每一步都細致了解。在老師的指導下,學生們拿起畫筆,體驗制作潮彩。“非常有趣,很好玩!” 完成作品后,同學們紛紛相互欣賞彼此的作品,交流著非遺潮彩的獨特魅力。
研學最后一站是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(鶴湖新居),省級非遺“龍崗舞龍”的表演讓現(xiàn)場氣氛達到高潮。學生們分為小組,在傳承人帶領(lǐng)下學習“8 字繞環(huán)”“龍擺尾” 等動作?!拔椠堉v究團結(jié),只有大家動作一致,龍才能‘活’起來?!崩蠋熣f道。同學們還參觀了這座百年客家圍屋,觸摸歷史的印記。
此次公益研學活動以“非遺傳薪火,匠心承風華”為主題,五聯(lián)社區(qū)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,依托龍崗區(qū)豐富的非遺資源,打造“行走的非遺課堂”,就是希望讓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讀懂非遺背后的歷史與精神,未來還計劃把這種模式復制到更多非遺項目,讓文化傳承“活”起來。